消极的忧心的失意的,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再苦恼更彷徨也无奈,
那个动力突然掉哪头?
去转化调位置移角度,
跳过重重障碍就跨过。
要积极存良善正能量,
记住恩典让旗开得胜。
读后感:
6月6日
记住!记住!
读经:申命记五12-15
12当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守安息日为圣日。
13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
14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牛、驴、牲畜,并在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使你的仆婢可以和你一样安息。
15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耶和华─你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将你从那里领出来。因此,耶和华─你的神吩咐你守安息日。
「你也要记念」这一句诫命的语气不像出二十8直接的命令,力度的确是温和了一点;可译作:「记住!」,记住以色列人曾在埃及作奴隶;最后得神出手相救,方得自由。在出二十8-11神要以色列人守安息日的理由是因为在第七日创世大工完成,神安息(歇了他一切的工);那是神的安息,但他也邀请人及万物进入他的安息。(创二)申命记的重点则是人的安息,是神体谅以色列人当奴隶的痛苦,亲自下凡,差遣摩西去把他们拯救出离埃及。当下旷野旅途即将完结,流奶与蜜之地就在眼前,神要以色列人永远不要忘记埃及的经历。这一段是申命记中三段要以色列人记住在埃及曾当奴隶一事中的第一段。其他两段记载于二十四18和二十四22。
记住自己民族不光彩的历史有什么好处?
凡事大有好处。
首先,从反面来说,记住当奴隶的历史并不构成以色列人对埃及的仇恨。以色列人到埃及是自愿的,严格的说,不能完全说当奴隶是被逼的。所罗门王最锺爱的妃子还是埃及的公主哩!法老还把基色城作为嫁妆送了给她。(王上九16)最重要的是:当巴比伦人毁灭耶路撒冷之后,由于犹大省长基大利被刺杀引起犹太人恐慌,结果他们集体逃往埃及,至终定居尼罗河上游的伊力芬丁岛,又在那儿重建圣殿。后来,由于中东地区政局多变,埃及成为犹太教发轫的中心。圣经着名的七十士译本就是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完成的。如果犹太人恨他们的话就不会这样做了。
其次,正面来说,他们的痛苦经验成为日后以恩慈待人的动力;所以,看来犹太人的民族性并不是建立在死绷绷的律法上,而是在恩慈之上。
思想:孔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过,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我们如何可以将众多负面的经验,感受转化成积极、善良的正能量?常常思念主的恩爱就能叫我们凡事得胜有馀。